想法昨天趴在电脑面前找了蛮长时间的sai2笔刷,sai2的专用笔刷还是不好找,也可能是我找的姿势不对。我看到一个笔刷全集,里面包括了铅笔钢笔furry效果星空效果……其实很多都是我并不能用上的,既然无法找到现成的,还不如自己动手,试验一下sai2自带的基本功能,还能够慢慢按照自己的需求调试。其实我的需求也挺简单,至少就目前而言我只需要三种笔刷:(1)铅笔:我最喜欢铅笔的效果。(2)勾线笔:有...
在阅读陈怀恩所写的图像学导论《图像学——视觉艺术的意义与解释》的时候,提到ICONCLASS图像分类系统,令我很感兴趣:ICONCLASS是“图像分类系统”英文全名ICONographic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缩写,此一分类系统由荷兰艺术史学者凡·德·瓦尔(Henri van de Waal)所倡议。而维基百科的解释更为清楚:The Iconclass system ...
最近因为毕业论文的缘故,我在一段时间以内会开始对《纽约客》的研究。说起《纽约客》,就总是让我想起明年年初,中美合拍的……不是,就总是让我想起倪传婧为《纽约客》所作的插画。她的插画实在画风精美,《纽约客》长期以来坚持都坚持使用插画和漫画作为封面,甚至在布朗·蒂娜担任主编之前,连内页都是不附带摄影作品的,不消说这养活了不少插画师和漫画师……这点特色,实际上也建立在《纽约客》的文化定位之基础上。今...
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——本雅明论艺术》一书,实质上由他的四篇论文组成,即《摄影小史》、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》、《绘画与摄影——第二巴黎书简,1936年》、《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》。这四篇文章的文笔都如诗句一般优美流畅,再加上翻译显然是下足了功夫的,和很多语言生涩的理论家都不一样,读起来十分顺畅。《摄影小史》紧扣题目,主要便是对摄影自诞生以来、以及其诞生之时的背...
在这本书的观点看来,一切我们认为是天然存在的秩序实际上都是人为文化的建构,而且这些文化总是牵扯到权力、政治、暴力和身份上的焦虑这些不那么美好的字眼。这种立场会让笃信艺术的人焦虑——他们认为在艺术中存在一个桃花源式的彼岸世界,而通达的途径包括一种自我成长式的神话,而这种文化建构的观点却告诉他们应当警惕,这种彼岸世界离不开铜臭味道和人与人的倾轧,自我成长的神话实质上相当于把自己异化为某种规训所会...